为什么庆幸木星没有变得更大?木星变大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吗?

科技短短数百年时间,人类已经走向了外空,向浩瀚的宇宙进行探索。作为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当然就成为了人类研究最深的地方。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木星是其中的王者。因为它是太阳系迄今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行星,其大气中的漩涡风暴使它一眼就能被认出来。

若我们近距离观察木星时,肯定会被木星表面狂暴的大气给吓到。因为木星表面风速可以达到上千公里每小时,而平常我们所看到木星上那些美丽和恐怖的花样就是这些狂暴大气现象造成的。

假如不考虑引力因素而单纯把木星和月球位置互相调换,那么从地球任何角度去看木星,我们都会是极其震撼或者说恐怖的,因为你抬头望天就会看到一个巨大的星体占据了大部分天空。

虽然我们只是假设木星和月球互换位置,但是有一个事实是,木星因体积太大,可能最终影响到地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那就是木星若持续变大,将变成恒星。
在前段时间,研究人员发表在《Universe Today》中,就提出了一个利用我们对木星的了解以及科学家对恒星形成了解的有趣思想实验。

恒星因其质量而成为恒星。恒星系统是由气体和尘埃形成。万有引力发挥了它的魔力,最终物质开始聚集。中心物体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大且以指数速度增长,当附近有足够的物质,那么一颗恒星就能诞生。

当一个天体聚集了足够的质量时,其内部的压力就会变得非常大,以至于其能进行核聚变反应。它会引爆然后根据物体的质量变成一种特定的恒星。
因为我们都知道木星是太阳系拥有最多卫星的星体,就目前而言,已经发现了79颗卫星,木星的巨大引力,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宇宙物质与它融为一体。实际上木卫十六也正在受着木星强大的潮汐力干扰,最终有一天会一头撞击木星怀抱。

至于木星“几乎”能成为一颗恒星我们还不好下定论,但考虑到它的质量是地球的数百倍,并且我们不知道在它形成的过程中有多少物质漂浮在周围。但很明显,那里有足够的物质来建造另一个太阳。

柯伊伯带是围绕我们太阳系的一大片物质,人们认为它现在的质量只相当于过去的一小部分。当一个像木星这么大的行星以指数级的速度吞噬物质的时候,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它很可能会继续吞噬直到它长到一颗恒星的大小。

当然啦,就目前而言,地球距离木星是很远的,木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是日地距离的数倍,正因为木星距离我们够远,所以目前它的引力不足以影响到地球,就算日后木星变成了恒星,地球上是否还存有人类,或者人类已经走向了更加广阔的宇宙也说不定。

最后修改:2020 年 09 月 28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